有媒體日前報道稱,已經運行十年之久的進口車“落地完稅”政策可能在今年3月做出調整,目前國家正在醞釀為進口車設定一定保稅期限的政策,不再需要落地完稅,這一政策初步計劃在上海和天津自貿區(qū)實施,有望在今年3月發(fā)布。業(yè)內一位多年從事進口車業(yè)務的負責人也證實了這一消息,表示為進口車設定保稅期限,意味著已經實施十余年的“落地完稅”政策開始松動。
所謂的“落地完稅”政策,是指國家發(fā)改委2004年發(fā)布的《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政策》第五十八條規(guī)定:“從2005年起,所有進口口岸保稅區(qū)不得存放以進入國內市場為目的的汽車。”針對這一政策,海關總署于2005年規(guī)定“自2005年10月1日起,以進入國內市場為目的的汽車,應直接在口岸海關辦理進口報關、納稅等手續(xù)”。這一政策對進口車市場的終端售價的直接影響并不大,但對從事進口車業(yè)務的經銷商則意義重大,尤其是平行進口車領域的經銷商更是對此異常激動。
因為在“落地完稅”政策實施的過去十年間,從事進口車業(yè)務的經銷商在車輛進入我國境內之時,要在口岸海關處繳納汽車的關稅、消費稅和增值稅。這就意味著,每進口一輛汽車,進口車經銷商就需要在報關的同時按65%左右的綜合稅率為其交稅。比如一輛報關價格36萬元的進口車,所交關稅、增值稅和消費稅接近25萬元,若不需要立刻落地完稅,這筆稅款幾乎可以再進口一輛車了,這無疑增加了進口車經銷商的資金壓力。
如果進口車享受一定期限的保稅政策落實,那么一方面相當于降低了進口車的儲運、銷售等運營成本,進口車經銷商手中的現金流更充裕;另一方面,如果進口車經銷商的資金投入較多,在匯率波動較大的時期,保稅政策可以作為其規(guī)避匯率風險的有效手段??傮w來說,整個進口車市場的供應鏈將得到有效改善,利潤空間隨之增長,最終或將導致進口車在國內的終端售價出現下調,進而刺激汽車消費。
數據顯示,2015年我國汽車進口量同比大幅下滑25%,為106.73萬輛。去年進口車綜合庫存一直保持在高位。截至去年底,進口車市場庫存系數一直高企,保持在4以上,遠高于正常水平。中國汽車流通協(xié)會人士在今年1月的分析會上也對2016年的進口車市場前景持悲觀態(tài)度。
在這種情況下,保稅政策的落地無疑有利于減輕進口車經銷商的資金和庫存壓力,促進市場的良好運行。進一步分析,這一優(yōu)惠政策對于平行進口車經銷商的利好程度可能更大。因為中規(guī)車的總經銷商一般都會在車輛到岸后快速批發(fā)給授權經銷商,由次一級的經銷商出售給消費者,中間多了一個緩沖環(huán)節(jié),而平行進口經銷商沒有龐大的經銷網絡,大多是以批發(fā)零售的方式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,“落地完稅”政策下占壓的都是自有資金。相較之下,平行進口車經銷商受益更多。
從2014年開始,平行進口車就迎來了政策的春天,先是身份合法化,而后深圳、上海等城市自貿區(qū)的試點陸續(xù)開展,媒體也密切關注著這一市場的逐步放開。然而由于平行進口車體量有限,售后服務也始終未能完善,加之中國汽車市場去年開始遭遇寒潮,平行進口車在媒體上歸于沉寂。如今保稅政策的將要落地,似乎又為平行進口車市場的活絡帶來了幾縷曙光。
目前我國四個自貿區(qū)累計認定的汽車平行進口試點企業(yè)數量已達78家,商務部在試點企業(yè)申領平行進口車自動進口許可證、品牌授權、進口數量等方面的限制也都十分寬松,從政策層面來看,平行進口車市場正在不斷放開。